民国二年四川省造双旗币贰百文:历史背景与收藏价值
藏品类型:钱币
藏品规格:重23.5克,直径43mm
一、历史背景
民国二年(1913年),四川省造币厂铸造了著名的“双旗币贰百文”铜元,这一时期正值北洋政府执政初期,中国货币体系处于银铜并行、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四川省因地域经济特点及军阀割据的影响,需大量铜元维持地方财政,故发行了高面值的贰百文铜币,成为当时全国罕见的“大面值铜元”之一。
二、钱币特征
1. 正面设计:
中央交叉镌刻“十八星旗”与“五色旗”(象征辛亥革命后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双旗上方环绕“中华民国二年”六字,下方标注“四川省造”,左右分列花枝纹饰。
展开剩余45%2. 背面图案:
中心为面值“贰百文”,外围环绕嘉禾麦穗图案(寓意丰收吉庆),边缘饰以英文“SZE-CHUEN PROVINCE”(四川省)及面值“200 CASH”。
3. 材质与规格:
红铜铸造,直径约40-45毫米,重量25-30克,因铸造量大,版别繁多,存在细微差异(如字体粗细、花纹细节等)。
三、历史意义
四川省造双旗币贰百文反映了民国初期地方财政自主性与通货膨胀的端倪。其高面值设计实为应对铜价上涨的权宜之计,最终因购买力暴跌退出流通,成为特定时代的金融缩影。
发布于:重庆市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